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钺礼器,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。作为象征华夏最高权力的仪仗器物,黄钺竟然出现在古蜀地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,这一事实本身就具有重大历史意义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三星堆还集中出土了青铜网格纹龟甲(象征河图洛书)、数量惊人的龙形器、最早的龙袍实物,以及众多青铜人像等帝王专属礼器。这些独一无二的考古发现都在暗示:三星堆极可能是华夏文明某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都城或祭祀中心。试想,如果这里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,为何会集中出现如此多象征王权的重器?反观中原地区,可曾发现过同时期如此规模的帝王礼器群?
在三星堆五号坑的考古发掘中,一件罕见的黄金斧头格外引人注目。这件金器最宽处达4.6厘米,已清理部分长度超过10厘米,厚度超过3毫米,是目前三星堆出土最厚重的金器。考古专家推测,这极可能就是史书记载中周武王使用的黄钺。黄钺是一种镶嵌黄金的斧状礼器,在古代专属于帝王或立下显赫战功的重臣。其制作之精美、规格之高,都彰显着持有者的至高地位。 历史文献显示,黄钺最早见于周武王时期。在著名的武王伐纣过程中,黄钺曾两次出现:第一次是武王在孟津誓师时左手持黄钺,右手执白旄;第二次则是用黄钺斩下纣王首级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尚书·顾命》记载周康王继位时出现的神龟,与三星堆青铜龟甲的网格纹饰高度吻合。这一发现暗示,直到西周中期,三星堆地区可能仍是政权核心所在。 这一推论与多项考古发现相互印证:包括西周可能起源于蜀地(古称成都)、牧野之战战场位于成都平原、协助武王的牧誓八国均分布在巴蜀地区等。此外,彭州天彭阙可能是古岐山,西周王陵可能位于郫都彭州一带。这些证据链共同指向一个惊人结论:三星堆很可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中心。 除黄钺外,《尚书·顾命》还记载了周康王继位时的其他礼器:越玉、赤刀、大训等珍贵器物。虽然这些器物的具体形制尚待考证,但相信随着三星堆考古工作的深入,很可能会找到更多对应实物。这一系列发现正在改写我们对华夏文明起源的认知,为研究上古史提供了全新视角。 发布于:天津市臻牛所配资-配资平台实盘-配资门户官网-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