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最后一天,我来到影院,原以为观众不多,却发现很多人早已安静地坐在座位上,满怀期待地开始了长达两小时的观影之旅。电影一开始,前两部泪目的情节瞬间点燃了影院的情绪。
第三部作为终结篇,在前一个小时里让人感到有些憋屈。失落的情绪涌上心头,但随后剧情逐渐展开,泪点一个接一个。炸毁的铁轨、带血的手掌、火车呼啸而去,地上鲜血染红一片。运输了一百次后,他对吴专家说:“到了一百次,我就要回去了。”看到他一瘸一拐的身影,真想对他说:“你放心回去吧,你已经足够勇敢与坚强了。”然而一声轰鸣,他倒在了最短的一段运输线上,红色的花撒满了来时的路,英雄一路走好。
第二部中失忆的他再次来到战场,这一次没有倒在前线,而是在谈判的中立场牺牲。战友们为他哭泣,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尊严。那白色和平鸽头顶上的一点红,是排长怒目的眼。面对挑衅,他不是不敢掏枪,而是用行动诠释了中国信用。黄继光的牺牲场景令人动容,三个碉堡像火蛇,书本上的残酷画面在眼前重现。最后一个阵地即将迎来黎明,战友们一个个倒下,他愤怒地冲上去,在战友们的掩护下扔出炸药包,消灭了两个碉堡。身受重伤的他继续爬行,最终扑向最后一个碉堡,场面震撼人心。
后半部分不仅震撼,更让人泪流不止。幸好吴专家活了下来,但李晓的父亲未能幸免,最后那把钥匙是他对女儿最温暖的告白。
《志愿军系列第三部》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,聚焦“边打边谈”的艰难岁月。比起前两部,这一部较为理性,将视角聚焦于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的作战历程。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岁月,朝中代表团与美方在谈判桌前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博弈。158次大会、733次小会,历时747天,每一次交锋都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尽管美方多次通过炮击施压等手段破坏谈判进程,我方代表团始终坚守国家底线,与美方针锋相对。
前线战场上,上甘岭成为双方必争之地。美军动用了大量炮弹轰炸,整个地区仿佛人间炼狱。志愿军战士们巧用坑道战术,在地下构建坚固防御工事,与敌人殊死搏斗。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,战士们最终夺回上甘岭地表阵地,为谈判赢得了底气。
影片延续了前两部精彩的战争场面,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炮弹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,整个战场被炸得面目全非。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中坚守,与敌人近身肉搏。金城战役中的坦克激战和铁道运输的反“绞杀战”也展现了战士们的智慧和勇气。
第三部作品打造了一幅全面、立体的战争图卷,既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,又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。漫长的停战谈判过程中,前半部分让人憋屈,但后面的激荡弥补了之前的愤愤不平。谈判桌上,一方狂妄傲慢,另一方毫不畏惧,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。每次谈判都充满了火药味,双方互不相让。
从谈判桌前的李晓、林月明到战场上的吴本正、孙醒、姚庆祥等角色,每一个都栩栩如生。李晓从稚嫩走向成熟,坚定地说出“no”,展现出中国人的骨气。林月明在丈夫牺牲后依然坚守岗位,她的坚韧与悲伤让人动容。吴本正作为归国军工专家,继续展现其科研与参与战争的情节。孙醒则冲在战场最前线,眼神中透露出对牺牲战友的痛心。黄继光更是用身体堵住枪眼,展现出英雄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信念。
演员们的演技精湛。张子枫饰演李晓,细腻地演绎了角色的成长与坚定。宋佳饰演翻译队队长林月明,表情严肃,眼神坚定。郭涛饰演中方谈判代表团负责人李克农,展现了角色的多面性。朱亚文饰演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,贯穿三部作品,表现精彩。周政杰饰演黄继光,出色地演绎了英雄的英勇与顽强。
《志愿军3:浴血和平》不仅有精彩的剧情,还有独特的看点和实力派的精彩演绎,让我们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。相信这部电影上映后一定会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。
臻牛所配资-配资平台实盘-配资门户官网-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