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岁白岩松近照曝光,球场一摔让人唏嘘,曾被“三个字”骂到全网翻车
当年打开电视,只要看到一个戴眼镜、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坐在演播室,你就知道——今天这事儿不小。那就是白岩松,央视新闻台柱子之一。香港回归、澳门回归这种全国瞩目的时刻,他必定在现场,用沉稳的语气把大场面娓娓道来。有人说他是“央视一哥”,甚至是新闻界的门面担当。
不过,这位老牌主持人也有翻车的时候,而且还是因为一句话。当时是在2020年底,《对白》节目里,一个大学生提到年轻人的压力大:房价高、工作难找、感情不顺……本来以为他会给点暖心建议,结果他抛出了一连串反问——房价很低?工作随便挑?表白一次就成功?最后来了个“不会吧!”三个字像魔法一样,被网友剪成短视频疯狂转发,还配上各种讽刺字幕,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络流行语。
尴尬的是,那时候很多年轻人确实日子紧巴巴,这种轻飘飘的回应,让不少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。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的标签直接贴到了他身上,从“为民发声”的形象掉到争议漩涡里。这事儿闹得太广,以至于后来只要有人网上诉苦,就会有人刷一句“不会吧”,完全变味了。
其实,在这之前他的身体已经亮红灯。他自己透露过,因为长期高压工作患过抑郁症,体重从160斤骤降到110斤,还掉了一块后脑勺头发。有段时间,他看起来比同龄主持人老得快。不过即便如此,他还是没离开央视。在2015年的一次采访里,有人问为什么还坚守,他用“三个词”回答:太傻(信新闻)、太贵(没人出得起让他走)、太笨(没人要)。后来又补了一句“守土有责”。当时听着挺燃,现在想想,也算是命运的小伏笔吧。
时间跳到2025年6月17日,在秦皇岛的一场足球友谊赛上,不知道是不是脚下打滑,他突然摔倒,好半天才爬起来。这段视频传出来后,不少网友劝:“岁数大了悠着点。”看着那个画面,再对比昔日直播席上的意气风发,不免有些唏嘘——57岁的白岩松头发花白、皱纹明显,比实际年龄更显沧桑,一度让路边观众差点没认出来。(哦对,我刚查资料写成58,其实是57…)
但业务能力是真没丢。今年9月13日《新闻周刊》播出的一期节目里,他采访篮球巨星勒布朗·詹姆斯。一开场没有套话寒暄,而是拿出詹姆斯2019年来中国拍的一张照片,让气氛一下拉近。他还特意感谢詹姆斯六年前替中国说过话,并强调那需要勇气。这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做到的,是多年信息储备和细节记忆力叠加出的效果。有网友感慨:“专业的人就是专业的人。”这一幕多少帮他挽回了一些口碑。
不过,说来也怪,当初大家骂得最狠的时候,还有评论区调侃,“不会吧哥”可能只是嘴快,但网络放大的速度远超本人解释速度。而现在,看见他的近况,又开始心疼起这个曾经坐镇重大直播现场的人。不少粉丝甚至扒出了十几年前他的旧照,对比之下变化真大——从精神饱满,到如今略显疲惫,中间夹杂的是无数熬夜赶稿和奔波采访的岁月痕迹。(啊等等,我好像把2008奥运也算进去了,其实主要指的是1997和1999的大型报道。)
而且你别以为名嘴都光鲜亮丽,有次朋友跟我聊,说他们单位楼下偶遇白岩松买咖啡,很普通地排队付款,没有助理,没有摄像机,就是一个普通中年男士模样。如果不是声音熟悉,都未必认出来。我当时还笑,“这可能就是所谓卸妆后的真实”。跑题一下——前阵子某主播也是这样,被路人在菜市场拍到买韭菜,全网惊呼原来明星也吃韭菜……好啦拉回来继续讲白岩松。
虽然外界争议不断,但圈内很多同行依然认可他的职业素养。有媒体老师私下说过,即使经历失言风波,只要坐在演播室,那股专注劲儿就能瞬间回来。而坊间还有一种说法:那次“三个字事件”,其实并非故意轻视,而是一种语言习惯碰巧踩雷。但真假嘛…茶余饭后大家爱这么聊,你信不信随意咯~
臻牛所配资-配资平台实盘-配资门户官网-线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